ISSN 1009-6248CN 61-1149/P 双月刊

主管单位:中国地质调查局

主办单位: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
中国地质学会

    • 中文核心期刊
    • CSCD收录期刊
    •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
    • Scopus收录期刊
高级检索

小岩体成大矿理论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

罗照华, 代耕

罗照华, 代耕. 小岩体成大矿理论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[J]. 西北地质, 2012, 45(z1): 17-20.
引用本文: 罗照华, 代耕. 小岩体成大矿理论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[J]. 西北地质, 2012, 45(z1): 17-20.

小岩体成大矿理论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

  • 摘要: 内生金属矿床具有强烈而广泛的围岩蚀变,而围岩蚀变的典型特征是含流体(主要为H2O,下同)矿物取代无流体矿物,这种观察结果的普遍性早就为矿床学家所认识.因此,近矿围岩蚀变及流体的成分和P-T条件成为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内容.同时,矿床学家也发现矿区经常产出有某种或几种火成岩,因而大多数学者认为内生金属成矿作用主要与岩浆活动有关.结合含矿流体的研究结果(如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),以及岩浆挥发分含量的估算值,多数学者认为含矿流体来自岩浆的分异作用.这就是流行岩浆热液成矿理论的由来.随着观察实例的增加和从不同角度考察内生金属成矿作用,流行理论的结构性缺陷逐渐显露出来(罗照华等,2011).因此,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理论模型,试图用于取代流行的岩浆热液成矿理论,其中包括小岩体成大矿理论.
计量
  • 文章访问数:  2628
  • HTML全文浏览量:  4
  • PDF下载量:  3647
  • 被引次数: 0
出版历程
  • 发布日期:  2012-12-14

目录

    /

    返回文章
   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