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SSN 1009-6248CN 61-1149/P 双月刊

主管单位:中国地质调查局

主办单位: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
中国地质学会

    • 中文核心期刊
    • CSCD收录期刊
    •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
    • Scopus收录期刊
高级检索

青海鄂拉山地区印支期陆相火山岩成矿作用及找矿潜力

李善平, 谢智勇, 黄青华, 陈静, 任华, 白宗海

李善平, 谢智勇, 黄青华, 等. 青海鄂拉山地区印支期陆相火山岩成矿作用及找矿潜力[J]. 西北地质, 2012, 45(z1): 49-52.
引用本文: 李善平, 谢智勇, 黄青华, 等. 青海鄂拉山地区印支期陆相火山岩成矿作用及找矿潜力[J]. 西北地质, 2012, 45(z1): 49-52.

青海鄂拉山地区印支期陆相火山岩成矿作用及找矿潜力

  • 摘要: 鄂拉山地区具有内部结构复杂、多旋回发展演化的特点,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构造结之一(孙延贵等,2001),也是青海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之一(宋治杰等,1995;张培青,2007).青海省较为著名的赛什塘铜矿、铜裕沟铜矿、什多龙铅锌矿均产自该区,近年来又相继发现了索拉沟铅锌矿、日龙沟铜矿等,使得该区成为地质勘查的重点区带.徐强等(2003)认为鄂拉山具有陆缘火山弧的特征;鄂拉山火山陆缘弧是三叠纪时发育在柴达木东缘,张裂带具喷溢钙碱性陆相火山岩特征(潘桂棠等,1997).笔者根据鄂拉山地区广泛出露的陆相火山岩为研究对象,通过分析火山岩成矿作用,初步指出鄂拉山陆相火山岩地区找矿潜力.
计量
  • 文章访问数:  2468
  • HTML全文浏览量:  5
  • PDF下载量:  2725
  • 被引次数: 0
出版历程
  • 发布日期:  2012-12-14

目录

    /

    返回文章
    返回